2011年11月30日星期三

屬於自己的“那些年”



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那些年”,而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天時地利人和集於一體,就引起了相當程度的共鳴,而迅速地在世界各地爆紅起來。一部能夠引起共鳴的電影,都夾雜著部分人群的集體回憶,而對於一部商業電影而言,為了電影票房和電影觀眾的口味,還是會添加一些的商業元素以讓整部電影變得好看。

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時代背景就是九十年代,也就是70後和80後這一群人的時代,片中的交換閃亮明星卡,把明星海報貼在房間都是這一群人的集體回憶。身為其一分子的自己也不例外,也被電影的情節感動了,自己一個人在電影院Hall
1的F10座位上,邊看電影,腦子裡就不停的浮現似曾相識的情景,然後眼眶就充滿淚光,但就一直忍住,不讓它有機會流出來,看完了後,心情變得沉重,駕車返家時腦袋就開始湧現一幕幕昔日的情景。自己的記憶力還真的不錯,每個細節都記得蠻完整的,情緒就稍微有點波動,幾天了,用學習來麻醉自己,才慢慢稍微有點釋懷。

看着電影中男主角的很多幼稚的行為,彷彿想起了自己也有過這樣的行為,為了她而努力唸書,為了她而被老師懲罰,為了她而傷害自己,為了她而剪光頭……這些所謂幼稚的事都是當時為了要得到她的一個微笑、一句關心甚至一個回眸而做的。寫到這,淚腺的防禦牆又慢慢的開始垮了,淚光在眼眶的範圍內欲出又止。有時後,甚至只是為了一句話,而傻傻的做了很多無謂的事情……比如:即便自己的零用錢不夠用,還是會省吃儉用,儲蓄了一筆足夠用於從學校搭車去市中心的交通費費和買禮物的費用……而她當時後也只是隨便說說想要而已,但是就是會有一個很單純的傻瓜,在一個月之前就開始每天轉了兩趟的巴士去市中心找禮物,務求一定要找到為止。然而,這個單純的傻瓜剛開始也沒意識到自己真正的感覺,是經由身旁的友人提醒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做了這些事,就是因為自己已經喜歡了她。醒過來時,那已經是畢業了,就讓這段回憶永存在腦子裡的某個角落吧。

電影中的男主角從中學開始追女主角直到大學,用了八年的時間,自問自己真的沒有這種勇氣,自認是一個在戀愛的這一塊屬於比較自卑,因為自己的外形也不是特別出眾,所以一直以來當碰到釘子,就會覺得說“她選擇了別的他也正常啊,反正自己也不是特別好這樣……”類似的內容來安慰自己,長久下來就會自我催眠,反正都沒什麼人會對自己這種類型有興趣,就慢慢的不去強求這一塊了。但有些時候,當你越不想,它就越會出現,現實往往就是如此,老天爺就是愛開這種玩笑。情緒越抑制,就會越反效果。明明意識中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掉入這一塊,在無形中,就會出現不尋常的行為。結果,就是一個誤會的開始,接一個誤解,再來一個誤傳,無窮無盡的,關係就變質了,久而久之,朋友的關係就不复在,也只能說是兩個熟悉的陌生人。嘗試去解釋過了,但是解釋會被別人當成掩飾,而一般人對謠言的可信度往往比事實來得高,唯有不多做解釋了,日後如果還有他人誤解的話,就讓他吧,反正人家想什麼,做什麼也不在自己的控制範圍,就只有做好自己,順其自然了。

電影的主題曲《那些年》由導演九八刀填詞,一個可以把文字玩弄于股掌的人,卻只是用淡淡的文筆把内心真正的感覺入木三分地表現出來,而作曲人木村充利也簡單地譜上了旋律,而演唱者是第六屆超級星光大道的冠軍胡夏,聲音中沒有太多的修飾,但就是能觸動人心,感動無比。在聼著這首歌曲時,眼淚盈眶的自己,腦海中還是不斷浮現著電影的片段和自己的經歷,縱橫交錯的,模糊的,清晰的,開心的,傷心的,珍惜的,錯過的,一一都猶如影像機一樣,那些年都一幕幕的被播放出來……

那些年都是最單純,最真誠,最天真無邪的集體回憶。人生就這樣,往往最簡單,而又最真的東西,就是最能夠打動人心……

有股衝動想回到那些年,如果有時光穿梭機那該多好……